碧螺春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,創制于明朝,到乾隆下江南時已是聲明赫赫。碧螺春原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。太湖地區土壤質地比較松疏很適合茶樹的生長。由于茶樹種植與果樹之間,所以生產出來的碧螺春帶有特殊的花果香味。洞庭湖的歷史也是比較滄桑的,大自然帶著滄桑可謂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,具有獨特的幽韻。2002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批準,獲得原產地域標志產品保護。2009年起,洞庭碧螺春茶將實施新的國家產品質量標準,新標準的實施,將統領碧螺春茶產業發展的核心,調整茶葉種植、加工生產、銷售消費及政府監管的各個領域。
碧螺春茶葉的主產區主要是在西山鎮和東山鎮,正宗碧螺春品牌也主要集結于這兩處國家原產地保護區。西山鎮(今金庭鎮)全境十二個行政村都種茶。重點茶區在秉場、石公堂里、東村、衙甪里、東河、縹緲村一帶,其余東蔡、林屋、庭山、蔣東、元山各村也有分布。
茶園面積965公頃。東山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中,茶區主要分布在山區的莫厘、碧螺、雙灣、楊灣、陸巷五個村。
2013年,兩個鎮產出的茶葉有294.7噸,其中碧螺春產量有152.3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