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水土養育一瑰寶。眾所周知,廣東新會素有“柑之鄉”的稱譽,新會特殊的土壤,優越的自然環境,溫暖潮濕的氣候適宜柑橘的生長,孕育出優質的陳皮,也造就了陳皮獨一無二的性質。
新會陳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,有去燥濕化痰,理氣健脾、和胃止嘔等功效。一片陳皮的形成極其不易,要經歷柑果采摘、開果、晾曬等過程。集豪屯精選優質原料,對每一個制作過程都嚴格管控,使用傳統制作工藝,堅持天然晾曬,確保陳皮的質量與安全。
柑果采摘
秋風輕輕吹,柑果散發出陣陣清香。新會陳皮按照成熟期采摘可分青皮,二紅皮和大紅皮,且采摘時間也不一樣。
青皮
青皮的采摘時間一般是每年8月~10月,皮薄、色青褐色、性溫和,辛辣帶苦,耐儲藏。陳皮治高,青皮治低,青皮的口感比較酸澀,經常用來混搭清甜的茶類,也適合用來熬煮粥類,口感上佳。
二紅皮
二紅皮的采摘時間一般是每年的10月~11月,柑橘表皮褐綠泛微紅,油室凹孔較大且飽滿,皮微厚,味苦帶甜。二紅皮善于健脾和胃,有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功效,濕氣較重的人可以在烹調,煲湯中放一些二紅皮。
大紅皮
大紅皮采摘時間一般是每年的12月份左右,這時候的柑橘外皮基本著色,呈現金黃色或者橘紅色,皮片張大,皮厚質軟,味辛甜香,糖分高,果膠含量豐富,適用范圍廣泛。
陳皮開果方式
所謂開果就是將新會柑果剝去果肉,只留下果皮,柑果開皮一般采用傳統的二刀法或者三刀法。
二刀法
將果蒂朝上,從果肩兩邊對稱反向弧劃兩刀,留果頂部相連,剝開將果肉取出,三瓣大小有所不同。
三刀法
將果蒂朝下,從果頂向果蒂縱劃三刀,留果蒂部相連,剝開將果肉取出,正三瓣剝開,較均勻對稱。
柑橘的果皮韌性較大且柔軟,無論使用哪種開法,開成三瓣都不容易爛,也有利于后期的晾曬。
陳皮晾曬
剛開好的果皮不能立刻翻皮,容易導致果皮破裂,陳皮開果之后需要將果皮放置陰涼通風處晾曬4~5小時,讓柑皮水分蒸發,有效保留柑皮的營養物質。
柑皮水分蒸發后進行翻皮,逐片翻過來,使橘白向外,內囊向上,不重疊的平鋪在簸箕上,置于自然陽光底下晾曬,達到干燥的目的。自然晾曬的陳皮,接收陽光的滋潤,有利于后期的陳化。
曬干后的陳皮先放置在陰涼處冷卻,再用透氣通風的麻袋或者容器裝好,放在自然通風、干燥的地方,離地離墻存放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儲存妥當的陳皮在歲月中會愈發珍貴。
一片陳皮的形成要經過摘果、開果、晾曬到陳化的過程,這期間,每一步驟都不容易,也充滿了果農辛勤的汗水,每一片陳皮都值得我們珍惜。